IP68可以说是手机里最受重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功能。平时无论是游戏拍照还是简单的聊天视频你似乎都接触不到这个功能,可是如果真的一不小心把手机掉到了水里,你才明白IP68的重要性。也是因此,似乎IP68成为了旗舰机的“标配”,没有防水功能的手机似乎就远离了高端之名,就连折叠手机这种结构复杂的三星都给配上了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只有旗舰机才舍得上IP防护,它们究竟能不能保护你的手机呢?
01 什么IP防护?先说清楚这件事
首先IP这个词源自International Protection的缩写,后面的两个阿拉伯数字则代表对「固体」及「液体」的防护能力。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IP68代表的含义则是其认证的设备分别通过了IP6和IP8的测试,即无灰尘进入以及可防护水淹没。
液体渗透防护(来源维基百科)
“如果一部手机拥有 IP67的防护能力。也就是说在不破坏外壳的情况下,6表示该手机能完全保护内部电路不受灰尘入侵;7表示该手机在浸入不超过1m深的水下时,能给予内部零件不低于30分钟的防护时间(并不表示完全没有水进入内部)。”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的手机就可以随便泡水:拿iPhone 12 Pro系列手机举例,在苹果官网的产品页面下是这么写的:“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经测试,其效果在IEC 60529标准下达到 IP68 级别 (在最深 6 米的水下停留时间最长可达 30 分钟)。”
所以说,即使在完美的实验室环境下,手机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水的侵袭,做不到真正的防水。
然后,在IEC 60529的测试标准细则中,我们能发现这些测试还有额外的严格变量控制。除了手机接触水的方式、方向、距离、压强,测试甚至还对环境温度、空气压强和空气湿度有严格要求。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日常生活中很难满足的,就是水本身了——必须是“清洁”的水。
IEC 60529对水的规定
这就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茶水、饮料、咖啡、火锅汤底、海水和矿物水等“不清洁”、温度可能极端的水都不在IP评级的考量范围内。
02 防水手机可以没事洗一洗吗?
从测试方法来看,IP68的防尘防水能够防护持续进水,这实际上与日常的使用场景关联最大。设想一下,桌面上不小心打翻的水杯,湿手等情况下水滴对听筒的威胁、冲凉时候的音乐需求或者泡澡拿手机观看等场景都是具备IP68级别防尘防水机型的功能覆盖范围。
同时对于防尘来说,即使手机浸没到沙土里也能安然无恙。某种程度上,IP68就是为手机的日常使用上了一道保险。当然对于一些品牌厂商在发布会时宣传的整机浸泡式的水下拍摄,大家真的看看就好。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手机的使用,不可避免会带来外观磨损以及内在防水结构的老化,自然会使得防护功效会大打折扣;更不用提手机维修拆换后壳也会破坏封装效果,从而达不到宣传时的防护等级。所以你也就能理解为何厂商只会“点出”自家设备具备防护效果,但决不会通过洗脑营销来加深用户的记忆。
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更何况,如果你的手机真的进了水,厂商可不承诺一定给你修:以iPhone为例,苹果就在自家的官网上明确标明了iPhone 或 iPod 因浸入水和其他液体而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保障范围内。
03 这么“鸡肋”的防水防尘为啥只有旗舰标配?
虽然这个IP防护看起来限制颇多又不怎么常用,但是想要让手机顺利的通过这个认证依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当下智能手机防水的材料大概分为密封胶、橡胶圈、 防水膜以及纳米涂层四种,但在具体的防护实现方式上,结构防水才是防水防尘方式的根基。
防水橡胶圈
结构防水通过精简机身构造减少拼接来实现密闭性的提升,再配合橡胶圈以及防水涂胶等方式提升防水能力。旗舰机在手机背壳、屏幕以及卡槽等处都有密封胶圈,这样既能阻挡灰尘也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液体的入侵。但从其原理不难发现,手机发生磕碰磨损,极容易使得密封失效,所以很多厂商也会采用纳米防水技术。
纳米防水技术,或者说纳米涂层。主要适用于主板等关键部件。由于防水涂层的疏水特性,水滴不会长时间吸附而是会凝结流下,从而减少元器件损坏的风险。但此类涂层终究是附着在手机表面的聚合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也会出现磨损。
同时上述防护措施,无论是防水涂层还是密闭橡胶圈,面对海水、肥皂以及清洁剂等腐蚀性液体时,都会使得防护效果打折扣。由此可见,旗舰机的IP68功能,不仅仅制造成本高昂,并且其综合防护效果也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它更像是一个旗舰机“高级感”的附赠,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其宣发属性,IP68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撑。
04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IP68代表着高规格的工艺与精密的设计,自然还有背后的高成本,以上三点与旗舰机型的定位不谋而合。作为高价旗舰机的用户,对手机防护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些都是IP68渐渐普及却又仅存在于旗舰机型上的理由。
在面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可以说IP68的防护效果是合格的。但这种保护,更像是额外的保险,所谓“防水溅不放手贱”,大家在日常的使用中,最好还是把这个功能当成“小惊喜”而不是没事“洗一洗”,可能才是IP防护最好的归宿吧。